「早知道這套技術分析的方法,我之前投資就不會賠錢了!」
「用三條線輕鬆簡單找出飆股賺進百萬!」
「基本面、總經都太複雜,你看台積電營收創新高,股價還不是照跌!技術面背後有統計學理論支持,可靠多了!」
即使你沒在投資,上面這幾句話你是不是也覺得很耳熟?
我身邊不論是投資新手小白、投資老手、在金融業工作的朋友,許多人都把技術分析當成投資聖經,只要給他們一張K線圖表,他們就會像投顧老師上身一樣,拿起筆畫出各種輔助線、講出各種K線背後所代表的訊號。但如果技術分析真的這麼準的話,為何股票市場90%以上的散戶還是會賠錢?為何你身邊的朋友,每當看到股票大跌,總是充滿恐慌,而不是透過技術分析成功躲過一劫呢?
這篇將跟你分享,為何多數人投資用技術分析都賠錢居多、為何連傳奇投資大師——柯斯托蘭尼,都曾斷言:「圖表可能賺錢,但肯定賠錢」呢?
目錄
理論上投資用基本面、技術分析都能為你賺到錢,但為何實際上技術分析投資者賠錢較多呢?
初出茅廬我在投資學到的第一堂課:投資前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方法,而是先認清你的個性
雖我大學念政大國貿,但當時對股票投資一竅不通,直到工作後我才開始想學習投資,試圖增加點被動收入。當時我跟許多人一樣,遇到的第一個投資難題是:
「基本面、K線技術分析為市場兩大投資主流,但到底哪個投資方法比較好?」
而我在一本投資理財的書籍,從一個投資故事中找到了答案。
有一對美國的兄弟,同樣是醫生也熱愛投資,但投資方法大相徑庭。哥哥個性急躁,只要看診完一有休息時間,就會立刻打開投資軟體看盤,只要符合他所設定的技術線圖,他就會買入、出現賣出的訊號,他則會不遲疑地賣出,享受在市場廝殺的快感,一天交易常達數十次。而弟弟個性穩重,一週固定只在週日吃早餐時研究股票,並決定買賣的標的與價格,平均一週只會買賣一次。
5年下來,你猜猜誰的平均報酬率較好?答案是:「都差不多!兩人平均投資年報酬各達到驚人的23%、25%!」
那時我在那本書中學到,不論是基本面、技術分析都是好方法,但要先認清自己的個性,才能對應到適合的投資方法。若是書中個性急躁的醫生哥哥,要求他每週只能看盤一次,想必最後投資績效一定不會像原本殺盡殺出那麼好。也是從那時開始,我才開始思考自己的個性適合哪種投資方法,並發現透過學習總體經濟,了解目前市場處在什麼位置,進而運用基本面指標,來制定投資決策,最適合自己的個性。
開始在股市打滾幾年我觀察到的事:理論上都可行,執行上卻窒礙難行,因為「心態」主宰你投資的報酬
理論上基本面、技術分析都能為大家賺到錢,兩者在投資績效也不會有顯著的差異,但我在投資幾年後,卻發現身邊以技術分析為主的投資者,多數都賺小賠多、每天的情緒也容易受到股價波動而上沖下洗,觀察箇中原因,發現都是「心態所致」!
簡單分享一個身邊好友技術分析的方法,來舉例他都是如何判斷要賣出股票:「當股價跌破5日線時,這常常只是主力的假動作,可以適時調節,但不用急著全部賣出,但跌破10日線時,就是賣出的訊號,建議就全部賣出。」
第一次聽到這說法時,我隨機說幾檔股票,請他用他那套技術分析心法來驗證,而他也神奇地成功驗證了多檔股票的走勢。但這技術分析方法看似成功機率高,我卻還是看我朋友屢屢賠錢、抱怨外資坑殺散戶。深究原因後,發現即使股票出現賣出的訊號,他還是容易因新聞上出現的大利多、不忍信心滿滿一入場,但幾日後就需停損出場…等心理層面,干擾他原有的投資決策,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停損失敗。
技術分析在理論上或許可行,但多數的我們,心理層面上還沒這麼強大,因此當市場出現行情反轉時,我們容易陷入凹單等不理性決策,最後使許多技術分析的投資者多以賠錢收場,甚至是退出股市。
延伸閱讀:新手學投資,不要從技術分析開始、技術分析有用嗎?分享一個我剛學投資時的故事 – 《高手的養成》讀後心得
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優缺點比較:看完你就懂為何用技術分析賺到錢的比例沒比較高,卻多數人偏好用技術分析呢?
為何這麼多人第一次學投資,是以技術分析為主,除了市面上書籍以K線分析的書多,也因技術分析直觀、學習好上手、數據易量化分析、買賣進出場訊號明確,使多數人在學習技術分析的過程,就像遊戲打怪一樣,學到一個新的技術指標,猶如獲得一項新技能。
反之從基本面下手,需花大量時間了解公司財報、產業趨勢、總經環境、景氣循環..等,而即使各基本面領域都已涉獵,投資績效也較難以在短時間與他人出現差異,彷彿是在少林寺練蹲馬步等基本功,但相信大家都聽過,萬丈高樓平地起,學習基本面就像蹲馬步,你需先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、所處產業趨勢、標的所在國家的總體經濟,你才有信心能抱得久,並在別人恐慌時你貪婪,創造出優異的報酬。
延伸閱讀:【看K線、技術分析準嗎?】真的那麼簡單的話,誰會輸錢?
基本面分析 | 技術面分析 | |
---|---|---|
需投入學習時間 | 較長,短期內難讓投資績效有所成長 | 較短,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提升投資績效 |
投資週期 | 偏長期投資,單位常以月、年做計算 | 偏短期投資,單位常以日、月做計算 |
核心價值 | 1. 根據公司財報、經營利基做分析 2. 研究產業趨勢,做長期投資 3. 考量總經,市場所處景氣循環位置 | 1. 根據成交量、價格、K線圖做分析 2. 用統計學概念,做資料分析 |
觀察重點 | 1. 營收、毛利率、重要財務數據 2. 產業發展成長性 3. 景氣循環所處位置:復甦、成長、榮景、衰退 | 1. 5MA、10MA、30MA、90MA 2. KD指標、黃金交叉、型態學等指標 |
優點 | 1. 較能正確掌握長期趨勢,布局長線獲利 2. 較不受短期價格波動影響心情,無需常常進出股市 | 1. 根據股價快速反應,可根據訊號立即做買進、賣出 2. 資金停泊時間短,更有效運用資金 |
缺點 | 1. 較難解讀短期價格變化因素 2. 數據更新時間較緩慢 3. 短期報酬可能較差 | 1. 花費大量時間看盤,且易影響心情 2. 需有好的紀律,否則容易小賺大賠 3. 市場雜訊過多時,訊號判讀不易 |
報酬率 | 短期報酬可能較差,但較有機會長期獲利,並享受投資複利 | 短期報酬可能較佳,但易錯過波段大幅漲幅,長期平均下來,小賺大賠機率較高 |
推薦學習網站 | 財經M平方 | CMoney |
結語:買入股票前,你是懂它的價格,還是懂它的價值?
有一次我在幾位朋友的投資交流聚會,聽到一個有趣的對話。A朋友分享他對一個投資標的的看法,完美的線圖符合了投資書上所有飆股的元素,A朋友準備大舉買進這標的,這時有人提問:想了解這家公司的競爭力、財報上毛利率為何低於同業平均、中美貿易戰對公司營運有何負面影響…等。由於A朋友也是最近才發現這家公司,對它的全面了解甚少,只停留在線圖技術上的分析,所以一時也回答不上來,也暫時打消他買進的念頭。
這檔股票後來表現如何?一開始一如A朋友的預測,股價不斷創新高,投顧老師每天都在電視上教大家看技術分析,找入場時間點,但後來隨著中美貿易戰逐漸白熱化,公司營運受到重大衝擊,外資紛紛降評,股價有如雲霄飛車般,快速滑落至谷底。
在那次的聚會後,也讓我再次發現,不少技術分析者,常陷入只懂的價格,卻不了解價值的投資謬誤,甚至連標的本身的經營利基都不甚清楚。買進股票是用過去的股價表現,推測出未來的價格,而不是了解標的的價值,而決定買入。
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過:「技術分析就像用後照鏡往前開車一樣。」
用過去的交易數據、K線圖變化,就想推測出未來的價格,看似合理,實則卻有些荒謬,特別是像A朋友那樣,不懂公司在做什麼,只用技術分析,就想大舉買入。
技術分析有其參考價值,卻不應成為你投資決策的一切,否則各大基金公司,也不會聘請這麼多投資研究員來做產業分析、趨勢調查,而是只要用一張K表圖,就能找出投資的獲利聖杯。
延伸閱讀:為什麼富人多半不靠技術分析致富,散戶卻因「相信線型走勢」,越投資越窮?
後記:
這次我第一次寫投資主題的文章,主要是發現身邊的家人與朋友,常過度陷入技術分析的迷思,投入大量時間,甚至買了付費看盤軟體,就只為了追求短期與波段的獲利,但卻錯過大漲或避開大跌的機會,因此寫下這篇自己的投資心得文章,希望能破解技術分析的迷思,讓大家多了解投資基本面的重要、景氣循環的位置,使大家在投資狂熱時保持警戒,悲觀時懷抱希望,在機會來臨時,掌握財富分配的時機,而在風險將臨時,成功守住工作辛苦累積的血汗錢!
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想法或建議,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可以按分享按鈕與按LIKECOIN拍手5下,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與支持內容有價,並幫助跟你一樣在職涯迷惘的你
還沒訂閱部落格的朋友們,記得訂閱我的電子報,每個月都會整理最新職涯文章,與附上麥可的悄悄話。
若喜歡麥可故事貿易公司的系列文章,覺得對你有幫助,也歡迎在右上角,用街口支付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在下班後,還能有力氣繼續熬夜撰寫故事,並幫助每個職涯迷惘的你。。
by 麥可故事貿易公司